第35章 尚武之风、社学35(1 / 2)

朱平樻没有再讲什么慷慨激昂的大道理,前世身为一个底层民众的他,深知这个时代作为一个普通百姓的艰辛与不易。

面对这些朴实的村民,他选择了用行动而非空话来表达自己的承诺和决心。

他知道,对于这些辛勤劳作的人们来说,实际的帮助和改变比任何华丽的言辞都更为重要。

“李二目、范老五、吴德发……”朱平樻伸手取过身边的黄册,轻轻翻开,目光在密密麻麻的名字间扫过,最终停留在标记着“桐树村”的那一页,然后以洪亮的声音,逐一报出了李二目及其他四名士兵的名字。

另外两位士兵正在村口执行警戒任务,他们的礼赠将由李二目先行代为领取。

“在!”李二目三人高声喝道。

“你们几人因伤退役,与国有功,现特赐银十两,粳米一石,月盐一斤。另考虑到你们行动不便,日后每月的粮饷都会有专人送至桐树村,以免你们奔波劳苦。”朱平樻目光温和地扫过这些刚退役不久的士兵,随即示意随从将预备好的礼赠呈上。他亲自动手,将一份份礼赠递到士兵们的手中。

当然主要给的是银子,粳米和精盐放在一旁。一石的粳米,他倒是没啥问题,可在场的汉子中,怕是没几个能一手提起的。

当李二目和其他几位退役士兵手中握着闪亮的银两,地上摆放着沉甸甸的粮袋时,桐树村的姑娘们虽然也投来好奇的目光,但更多的是村里的寡妇们,她们的眼神中流露出渴望和羡慕,一副要吃了他们的样子。

乡老轻咳两声,声音中带着一丝歉意,他转向朱平樻,胡须随着说话的节奏微微颤动:“咳咳,都督,老朽年岁已高,不比往昔,这站立久了,身体就有些支撑不住了。”

乡老一边轻咳着,一边用眼角的余光焦急地向保长传递着暗示,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急切,仿佛在无声地催促保长:快,保长,得让这些村里的寡妇们注意些,别在都督面前失了分寸,惹出什么不妥来。

朱平樻将他们的情况尽收眼底,心里暗自一笑: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不将武人的地位待遇提高,他拿什么来重建汉唐之风,再造乾坤盛世,靠嘴炮嘛?

汉唐之时,从军的士兵多出身于良家子和府兵,这实际上意味着他们多数是拥有一定家产的自耕农或小地主。

优渥的家境使得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打磨武艺,弓马骑射,这也是汉唐军队战力强盛的原因之一。

可到了宋朝,情况就完全变了。在经历了五代乱象,再加上宋太祖赵匡胤得位不正,宋朝在这一时期基本确立了以文御武的执政理念。

贼配军,这个带有歧义的称呼,便是自宋朝而始。而一句‘东华门唱名者方为好汉’更是将华夏民族的尚武之风打落谷底,‘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个流传甚广的谚语也大致是在这一时期成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