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皇祖父,我给您上一课!(求月票!)181(2 / 2)

“以朝廷之名义,于天下各州各县设立帛庄,发行帛票,以帛票与布帛等价,如此一来,往后百姓不需再用布帛,而是可用帛票交易。”

关于唐初的金融情况,比较乱,也比较原始。

不论是金本位、银本位、铜本位,都难以完美实行,相反是已经用了几十年的布帛制度,可以作为完美过度衔接。

这便是,布帛本位制。

等到布帛本位制度在大唐境内逐渐成型并流通之后,再让帛票和白银靠拢,让帛票和银票挂钩,由布帛本位制向银本位制有序过度。

“朕有些疑问,既然这帛票和布帛能够等价,那天下百姓直接用布帛交易即可,何须多此一举,转用帛票。”

李世民眼中疑惑越盛,他不大理解。

对于李世民会有这样的疑问,李象并不感到奇怪。

这便是,时代思维的局限性。

毕竟世界上的第一款纸币‘交子’,还是在三百多年后的北宋初年才出现,纸币这种划时代的产品理念,纵然是李世民这等绝顶之人,也不可能凭借一个名词就能完全理解其意。

金融学,经济学,是最难搞的东西,后世就连伟大的人都未完全搞懂。

“皇祖父,商人做生意,永远离不开便利二字,若是数百上千贯的交易,以千贯铜钱、或是千匹布帛,交易起来何其繁杂,光是运输这些铜钱布帛,就是一桩难事。”

“可若是使用帛票,则是只需要手持一叠纸即可。”

李世民何其智慧,只需要李象简单两段话,便是明白其意。

“嗯,你这么一说,朕倒是有些明白了,以帛票来进行交易,能大大促进商人之间的交易流通,能够促进我朝商业繁茂。”

李象微笑,上道。

接着又是开口:“皇祖父,我给您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万钱,在一个月内,若是以铜钱布帛的形式在市场间流转,最多能够产生十次交易,而这一万钱若是以帛票的形式流转,或许能够达到上百次。”

骤然间。

李世民眼眸一亮,这么举例,他可就真正明白了!

在大唐,做生意可是要交税的!

按照以往的交易周期,一个月内,这一万钱或许有一两千钱会在流通中作为商税上交国库,而若是以帛票的方式交易,则这一万钱中将有五六千钱会上交国库。

同时,要达成这般多的交易,也就意味着生产物资的充足,是生产力的体现。

“天下之交易越频繁,就越会快速提升民间对物资的需求,就会刺激百姓加快生产,而百姓生产越多,生产力越强,朝廷就可以增发越多的帛票,以此形成良性循环,生生不息,整个大唐的整体财富积累将会以极快的速度攀升,国力将蒸蒸日上,真正做到国富民强。”

这是最简单的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初步关系诠释,李象没继续往深了讲,他怕李世民听不懂。

说罢。

李象又是进而补了一句。

“甚至若是到了哪一天,待到朝廷必须要急用大把钱财之时,也可以短时间通过大量增发帛票,以缓解国家燃眉之急。”

“当然,在增发大量帛票之后,必然会导致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等国家渡过危险期之后,接下来就要想办法周期性的将帛票价值维稳,以及民间物价维稳。”

“孙儿以为,彼时可以考虑发行国债之类的手段来回收民间帛票,压缩通胀。”

其实,李象有些话还没说出口。

他怕自己一次性说太多,说的太深,会让李世民感到无法理解。

那就是,将大唐官方货币进一步打造成通用东半球、甚至全球的信用货币。

以大唐现在的万邦来朝之盛况,数百国商贸来往的规模,以及大唐所处贸易顺差的境地。

以大唐现在的东半球唯一超级大国的身份,完全能够建立起辐射整个东半球的信用货币,而只要能够建立起信用货币,就算大唐内部增发货币之后,也完全可以把通胀外泄,疯狂吸外邦的血。

这就是,货币绑架,用货币绑架全世界。

君不见,美金增发放水,哭的不是美国本土,而是全球非美国家。

当然,要真正做到这一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得大唐内部彻底完成货币化改革,将布帛本位向银本位过度完毕,并通过战争占据东半球各大银矿,掌握货币主导权。

而等这事做完,二凤应该早就已经在昭陵里尘归尘、土归土了,那是未来他李象要做的事,而不是李世民要做的。

李象说完之后,只见李世民眼中透着些许尴尬之意。

他显然是没大听懂,但是又觉得‘增发’、‘国债’、‘周期性’、‘通货膨胀’、‘价值维稳’等这些名词听起来很有道理,一听就很有深度。

而作为爷爷,作为天子,决不能表现出不懂。

“嗯,朕听明白了。”

二凤凝重的点了点头。

“既如此,孙儿斗胆敢问皇祖父,国债为何能抑制通货膨胀?”

李象话音落。

咯噔。

二凤心头一跳,看向脸色超认真的李象。

你小子,你小子怎么还带提问的?!

————————

ps:诸位亚父,求月票!

大象的终极目的,是改造大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