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捧杀!阳谋!东征高句丽!173(1 / 2)

‘先斩后奏?’

闻房玄龄之言,李象面色平静,眸光掠过这位政事堂首相。

依照政事堂旧例,在诸执宰议事决定之后,一般会以两种方式将结果呈报天子。

第一种便是最为常规的奏章上报,通过既定的三省奏章流程,由中书令上书和天子沟通,并转呈天子意见给政事堂诸位执宰。

第二种则是朝会之上,由首相亲口向天子奏禀政事堂决议。

从政治博弈的角度来看,首相的这个奏禀政事堂决议的特权,就是妥妥占据了博弈先手。

很简单。

以先入为主的概念来看,从政事堂首相口中说出的话,自然会被天子默认为是政事堂集体执宰商量决议得出的结果。

而若是出现这等情况,摆在李象面前,就将有两个选择。

一,不管房玄龄说什么,捏着鼻子认栽。

二,当殿驳斥,但这样做的结果,将是两败俱伤,因为天子不会愿意看到自己的中枢系统如此混乱,无异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而殿中之参宴百官,则是一个个面色惊异。

征讨高句丽?!

百官皆是第一次得知这桩大事。

虽然年初百济刺杀新罗主使一案发生之后,就已经有过猜测,天子必然征讨高句丽与百济,但是没曾想到,刚刚平定薛延陀,这事竟然已经提上了议程。

其实李世民也没想那么着急,都是因为高句丽的那封装杯国书,让二凤极度不爽了。

“哦?”

大位之上。

李世民闻言,眼眸一亮,显然很是期待。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李治小野鸡拍马都学不会,房玄龄在这大宴之上的奏报,仅是几句话铺垫之下,便是直接杜绝了天子将会反感的可能性。

“政事堂是何决议。”

天子话音落。

房玄龄便是走出席位,抬步走到这殿中。

既然是说正事,就得有说正事的态度,自是要来到殿中。

行礼,称道。

“启奏陛下。”

“政事堂诸僚皆以为,高句丽目无上邦,肆掠乱民,天人共愤,当发兵诛讨之。”

一语出。

李象眼眸微凝,有那么一瞬间,他以为自个耳朵是不是听错了,这房玄龄怎么突然就认怂了?难不成是昨天被自己唬住了?

不对,一百个有九十九个心眼子不对。

这房玄龄能够稳坐首相二十载,又是当年玄武门主谋,其心思之深沉,行事之谨慎,当世罕有人所能及,他的每一句话,李象都必须深思熟虑。

并且,细察之下,不仅是李象对房玄龄这话感到惊异,萧瑀、狄孝绪、孙伏伽,皆是如此,甚至包括高士廉、岑文本、韦挺、马周这几个房玄龄的自己人,此刻一个个都是眉头紧蹙,显然提前并不知情,不知道房玄龄为何突然变了态度,又究竟是想做什么。

“不错。”

“这个决议很好。”

大位之上,李世民笑了,从这笑容来看,就知道天子很满意。

李世民所要的,就是这个决议,毕竟他想干高句丽的这件事也不是揣在心里一两天了,就算没有年初那档子事,李世民也会选择在自己有生之年,狠狠干他娘的高句丽一票。

隋唐这年头,当皇帝不干高句丽,这皇帝当的有什么意思?

称帝不伐高句丽,纵使圣君也枉然。

天子在表态赞许政事堂决议的同时,目光不忘看了眼李象,那是称赞的眼神,似乎是在说:好大孙,干的漂亮!

‘这房玄龄只说了讨伐高句丽,并未提及天子亲征之事。’

李象扫了眼房玄龄,他注意到这老小子的话明显只说了一半,还有一半未出口,这另外一半,大概率才是重点。

“臣等以为,兵伐高句丽,当择一良帅统之。”

“诸僚决议之后,皆是一致赞成,以秦王李象封狼居胥之威,可以河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之身份号令草原诸部,命草原诸部从北面进攻高句丽,大大降低我军之损耗。”

“且秦王殿下为陛下皇长孙,天子长孙,代天子之名征讨不义之国,实为正统。”

“故而,诸僚议定,请陛下先以秦王殿下为征讨高句丽之统帅。”

接着。

还不等众人从房玄龄这番话中反应过来,房玄龄又是紧随补上一句。

“倘若秦王殿下前线失利,可再由陛下亲征,荡灭高句丽。” 闻言,李象眼眸掠过冷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