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东西140(1 / 2)

当户部尚书乔焕之在朝会时将兴建义仓的方案公开时,周辅便成了那唯一一个站出来质疑的人。

“乔大人,下官以为不妥。”

闻言,乔焕之一脸肃容,他上下打量着周辅,终于开口问道:“不知周舍人有何高见?”

“高见不敢当,下官只是隐约有些担心罢了。”周辅随即朝乔焕之拱了拱手,说道:“我大夏立国近三甲子,始终征战不休,好不容易平灭了荆国,如今西域、幽州两地又布有重兵,百姓们承担的压力太大了,远没有到家家有余粮的地步,恐怕即便义仓建成,也很难会有成效啊!”

乔焕之也明白周辅说得有理,先是点了点头以作肯定,接着又答道:“百姓压力重大是不假,但朝廷财政的压力也是极大的。本官以为,现在不是谈无为而治的时候,毕竟我们不可能撤回两地的兵马两地的兵马。”

“此时若什么都不做,无论是百姓还是朝廷,都将越来越艰难,来日一旦生变,两处糜烂,便真无可救药了。但如果我们能先将朝廷的财政拉起来,解决一处病灶,朝廷有了余力,也能进一步缓解百姓的压力,慢慢地两难便可自解。周舍人以为如何呢?”

周辅有周辅的道理,乔焕之也有乔焕之的逻辑,的难处。渔民休息也好,尽力拯救国家财政也罢,在这种时候都有各自的,正当的理由。

等周辅回了尚书房,段言却不急着问他关于韩枚的事,而是从案上取过一封奏疏,递给周辅:“这是下午刚送到的,你也看看。”

周辅接到手中,扫了一眼大概,便连忙合上折子躬身送了回去。

“这是户部的奏章,臣不敢置喙。”

段言随即摆了摆手说道:“朕叫你看,你便看,不要说这些乱七八糟的。”

于是,周辅重新站直了腰身,打开本章,研读过后方知这是户部请求在境内各州设置义仓的建议。

按照户部的说法,所谓义仓,便是一处由朝廷出面倡导,百姓自发组织的衙门。各州农户于丰年时缴纳一定数额的粮食,一旦遭逢灾年,朝廷再统一放粮赈济,未曾缴纳过粮食的百姓,也能以极低的利率向义仓借取粮食。

当然,兴建仓库以及平日管理的成本,自是朝廷来承担,这是一道恩及天下的保险。

从奏疏所述来看,周辅可以判断,这是户部对凉州一事的巧妙回应。各州官仓的储存如今基本都有了明确的用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户部也没办法凭空变出粮食来支援凉州民生,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他们便只能把主意再打回基层百姓的身上了。

可以说这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义仓一旦建成,户部便能从各州再调出一批粮食来支援凉州乃至西域战场,朝廷只要能在某一地时兑现承诺,一切便都不是问题,也不会伤及朝廷声誉。

但是,所有的方案最后都要面对一句“但是”。

周辅将奏折放回段言的御案,叹了口气后,说道:“是个好办法,但臣心中还是有忧啊。”

“此话怎讲?”

周辅不答,只是反问段言:“陛下以为,什么是政绩?”

不等段言作答,周辅便自顾自说道:“其实就是一句话——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各州刺史们或者开荒垦田,或者兴修水利,或者倡导教育,或者造一处慈安堂,等等等等,这些便都是政绩了。”

“但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事情都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办完,三年五年就有成效的。然而一旦义仓一案通过,各州刺史便真的有了一条一年便能成效的捷径,这势必会产生一个现象,那就是每年哪一州的义仓更大更充足,就能说明哪一州的刺史更有能力。”

“其实不只是刺史、都督这样的高官,臣更担心下面的胥吏。臣自己就是胥吏出身,最是懂他们的想法。州里说要建义仓,钱从何来?陛下说朝廷来掏,但百姓们会知道吗?况且义仓不能白建,一旦建成,就必须要有粮食存入,谁来存?存多少?”

最后,周辅忧心忡忡道:“臣只怕,来日为了成就州官的政绩,为了省去胥吏的麻烦,所谓义仓,会成为另一道巧立名目后,强加于百姓的新税啊!”

听了周辅的话,段言沉默良久。

“为何会如此想?难道朕这大夏朝廷,已尽是些蠹虫庸吏了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