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 / 2)

“如果一个土豆能有我拳头大,那一亩地能有多少土豆啊?”齐格嘀咕道。

谁知道他声音太大了,还是被南音听了去,南音道:“期待低一些的话,两千斤吧。”

齐格又被吓了一跳,刚刚的玉米亩产一千斤,已经够夸张了,结果这土豆还能翻倍?

“你不是说笑的吧?”齐格小心翼翼地问。

南音随手扯了一根草在手里把玩,道:“随你信不信咯,到时候我这地里收割,你会来盯着的,对吧?到时候能收获多少,你亲眼看看不就行了?”

上次齐格就透露了,康熙让齐格盯着自己这庄子了,所以粮食产量到底是多少,康熙肯定也好奇的,齐格就得做康熙的眼线,好好来盯着这事儿。

齐格唔了一声,没直接答应,只觉得南音这话里,还有着别的算盘。

南音才没管他想东想西的,知道今年产量不错后,心情就极好,燥热的天气也没那么烦躁了,小虫子也没有那么讨厌了。

回程的路上,南音感叹道:“今年粮食收得多,我就放心了,肯定养得起善堂的那些小家伙们了。”

齐格依旧处在那种震惊为主的复杂情绪中,听到南音说这话,才略略回过神了。

是啊,最希望庄子上能丰收的,就是南音了,不仅仅因为她是这个庄子的主人,也因为善堂的孩子们,都靠着这个庄子养活呢!所以,南音极有可能不是信口雌黄,而是真觉得会有那么高的产量!

只是,南音说的数值还是太惊人了,齐格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接受。

南音哼了一会儿歌后,突然想起,刚刚齐格没有直接应下帮自己盯着收割的事。

想到到时候六七月天里,那么热的天气,只支使人家干活,不给点好处,也属实不合适,于是南音用商量的口吻问齐格道:“我庄子上的玉米土豆红薯那些,都快收割了,到时候你帮我盯一盯,我帮你做个蛋糕,给老王妃祝寿,如何?”

齐格反问:“你不是说,这事儿不能逾制吗?”

南音没想到齐格这小子记性挺不错的,早上的话他现在还记得那么清楚。

“这等小事,应该难不倒齐格贝子您吧?要知道,如果老王妃寿辰时有了蛋糕,那她老人家可是这北京城里的头一份了。到时候人们说起,说是贝子爷您给老王妃弄来可蛋糕祝寿,不得人人都竖拇指说,贝子爷是个顶顶孝顺的孙子?”南音直接将事情往齐格身上推。

齐格一想,确实是这个理儿。

名声不名声的,倒是次要的,主要是他也确实想和自己的玛嬷表表孝心,平日里他玛法要揍他,都是玛嬷护着他的。只是玛嬷什么稀罕东西都有,别的稀罕物件儿,他也寻不着,这蛋糕是最好的选择了。

见齐格表情有些意动,南音继续道:“到时候啊,给老王妃的寿辰蛋糕上,做一个大大的寿桃,又好吃有喜庆,你觉得呢?”

这年头的寿桃大多是米面做的,还真没出现过蛋糕做的寿桃,这个头一份,让齐格心动不已,不再犹豫了,应下道:“好呀!”

齐格这语气有点欢快,让南音有点怀疑,之前他犹犹豫豫的,是不是在演自己。

不过今天南音心情好,也就不和齐格计较这点小事了。

回到京城,到了善堂后,南音坐在椅子上,吹着过堂风,喝着凉水,缓了两刻钟才恢复过来。

这大热天的坐马车,可真是一种酷刑啊。

南音对系统道:“回头,你得提醒着我,提前筹备一下防暑的事儿,没想到北京的夏天竟然这么热。”

难怪历史上的康熙老出去避暑。这大热天的,没有空调没有冰箱的,属实是难熬。

系统沉默了一会儿后,道:“我觉得,除了这酷暑天气,七月的地震你也得注意一下。”

作者有话说:

①清朝时的一斤是十六两,而现在玉米的产量是一千六百斤起步,所以换算到清朝的单位,就是差不多一千斤起步。当然种植的事,受很多因素影响,这里就当是优良的玉米种子,到了清朝依旧实力不俗吧!

康熙:悄咪咪盯,我得看看南音这庄子能产多少好东西。

南音定了定神,看起了系统给她的资料。

这地震倒不是发生在北京城, 而是在河北,属于京畿地区,离北京也不远。据后世的专家估计,那场地震的震级达到了八级。

看了看那发生地震的地方, 南音没觉得很意外, 这一带处于地震带上, 建国后还发生了惨烈的唐山大地震。

南音正要仔细看看其他信息,突然肩膀被轻拍了一下, 齐格问:“你是被热傻了吗?眼睛都发直了。”

南音将意识从系统中抽出来,道:“才没有!你才傻了呢!”

这齐格真是, 嘴真欠。

齐格将一本小册子交给她:“呶, 这是善堂成立了一个多月以来的账簿, 姑姑看看罢。”

南音前些天说了自己要看账本的,齐格就记住了,趁现在有时间,便主动奉上了账本。

南音接了过来, 慢慢地翻看了起来。

善堂成立时间虽然不长, 但事务繁杂,细细碎碎花钱的地方可不少。

南音本做好了心理准备, 初始的账本只要没太大的错漏,她就忍一忍, 抓大放小先度过这段时间。出乎她意料的是, 这账还挺清晰的, 比预估的好很多, 也没有很大的错漏。

“这是账房先生记的吗?”南音问。

齐格已经坐下来,喝起了茶,道:“那倒不是,我平日里也忙得很,要找个可信可靠的账房先生,须得费一些功夫,眼下还没找到合适的,就暂时由我自己管了这账房的事。”

南音点头:“那你做的还挺不错的。”

之前看齐格一块银子一块银子地砸下去,还以为他就像小说和电视剧的男主一样,把银子当石子儿了,直接大把大把地往外撒的,一点都不知道柴米油盐贵。

但这账簿做的挺好的,清清爽爽,说明他是粗中有细的人,并非表面上那么不羁。

得了南音的夸奖,齐格心里就涌起了一股欣喜,表面上还装作不怎么在意的样子,道:“还是南音姑姑慧眼识人。”

平日里因着他不靠谱的作风,家里人和康熙都不大信任他管银钱的事,南音还是第一个说他账记得不错的人。

能够得到南音的信任和夸奖,让他心里十分高兴。

待南音看完了账本,齐格又把名册给了她:“在五月初五,圣上颁布了新的法令,禁止民间弃婴杀婴。虽然官府要办济幼院,但这事儿还没完全弄起来,所以这些日子,又有不少人孩子被送到咱们善堂来了。”

南音一看,嚯,已经五十个多孩子了。她记得太子生辰时,齐格才告诉她,善堂有了二十三个孩子,这才过去不到半个月,就又多了二十多个孩子,其中最大的已经五岁了。

看来这婴儿塔一推,法令一出,终于让有些人不敢乱扔孩子了。

“在官府的济幼院正式开起来之前,咱们的善堂恐怕会接收到更多的孩子。现在咱们人手够了吗?照顾得过来吗?”南音问。

齐格很喜欢听南音说“咱们”这个词,听得他心里的心悦就像细碎的浪花一样翻滚。

齐格努力做出平常的样子,道:“人手的事儿,你不用担心,这儿人不够时,我会和玛嬷额娘借了一些人过来用的。”

听说齐格是在做这样的好事,老王妃和他娘都挺支持他的。安亲王虽然明面上没表态,但脸色终究是好看了一些,不会一见到他就吹胡子瞪眼睛了,估计也是觉得,这不省心的孙子,终于干了一件人事儿了。

南音有些怨念道:“招人手这事儿,若是我能掌掌眼就好了,否则总觉得不太放心。”

虽然南音将招人的标准,已经给齐格定死了,但这个时代的人口素质,和现代社会差太远了,要招到合意的人手,还真是不容易。

齐格只能安慰她道:“你放心,我隔一两日就会来这儿看看,她们也都知道我的身份,做事时也算老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