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章 慕州城锦水为家(2 / 2)

次日,日已过午,见老爷还不曾醒,众人慌了神,忙着请大夫。

大夫诊之,脉象面色并无异状,只是不醒,也没有主意,只敷衍地开了张方子。

五日后,又换过几个大夫,酒馆老板仍不见醒转,家里人甚是着急。

忽听人说道,城西桥边有一个游方道士,卜卦很是灵验,只是掛金不菲。

于是酒馆老板娘吴氏忙前往寻找。

果然在桥边找到一个三十来岁的道士在摆卦摊,旁边招牌上写着:“课金一百五十两。”

吴氏此时也无计可施,只得忍痛付了课金。

那道士掐指算了多时,道:“贵府老爷近日可与人有争执?”

吴氏细一想,道:“并没与人争执。”

那道士摇头道:“再细想来。”

旁边跟随之人提醒道:“病发前一日责骂过一个伙计,可是这个吗?”

那道士点点头道:“按贵老爷生辰来看,今年是大凶之年,不宜与人争吵,须化戾气为祥和,方可长保平安。”

那吴氏半信半疑。

“只剩一日期限,若今日不作为,只怕难过明日了。”那道士说得这句,只将眼闭上,不再言语。

吴氏听了这话,心下着慌,如今只能姑且一试,慌忙回到酒馆,将那日被责骂的伙计唤来,与他和颜悦色地道歉,又多与金帛之物。

那伙计突然受此恩荣,也不明所以,既得了这许多金帛之物,自是欢喜不尽。

这边道士收了卦摊,行至城外无人处,换回原身,正是清漪。

次日三更,清漪仍悄悄至酒馆,与那陈钱服下解药,第二天陈钱果然醒转,一家人无不欢欣喜悦。

三日后,清漪在城外不远处觅得一处田地,二十两银子买下,在旁边又搭建了一个小木屋,外加一个尚算宽敞的小院子。

又购置了一些日常家居所需物品,布置妥当。

睡了那么久的荒山,终于有了一个屋檐,感觉还不错。

这番忙碌中,清漪每日或早或晚去柳府看望柳默,只是每次都藏身不见,柳默并不知晓。

柳默每日晨起练武,晚间读书,白天仍去官中值守。父亲若有吩咐,也去军中处理一些事务。

白日有闲时,偶尔独自骑马至城外,在锦水边伫立吹奏,也不知其曲名,有时平静,有时忧思。

虽然时隔如此之久,他已完完全全地忘记了从前,改变了姓名、改换了身份,但是他的样貌、言语时的神情、身行举动、甚至清越的笛声,都未曾改变。

清漪有时恍惚觉得,似乎还是从前的时光。尤其是在河岸边静静地听着他的笛声的时候,她常常恍然觉得又回到了那时甜蜜快乐的日子。

有时候,她想上去跟他说说话,只是,说什么呢?我是谁?

对现在的他而言,我不过是个陌生人,恐怕还是有些怪异的陌生人吧。

所以,她只能远远地、静静地看着他,等待着合适的时机。

那只画眉的翅膀已经完全痊愈了,清漪并未为他准备鸟笼,但它也不飞走,也并不飞出去觅食,想是向来笼养,已经习惯了喂食吧。清漪只好准备些谷米给他吃。

一应打理妥当,清漪便开始在院中种些花草。

那块地中则遍植梅花。

有闲时便也做些医药之事,只是此间东西到底不如青罗峰齐全,只制得些寻常之药罢了。

这日收拾停当,清漪仍然进城来,想置办些过冬的衣物被褥。那画眉还是一路跟着,进得城来就一直依在清漪肩上。

清漪刚从店里出来,走不出两歩,被一人赶上,道:“姑娘,我家老夫人有请。”

清漪看那人虽是随从打扮,但衣着也颇精致,不过并不认识,便不予理会。

“请问姑娘,你这画眉从何得来?”那人又道。

听得这话,清漪回头看着他,问道:“怎么?你认识它?”

“我家老夫人养的一只画眉丢失了,平日里老夫人很是钟爱于它,一朝无了影踪,怎不着急?如今正四处找寻。”那人道,“适才见姑娘这只画眉,甚是相似,是以想请姑娘府内一叙。”

清漪看他谈吐有礼,倒不像是拿腔作势之人,想那老夫人也该是有涵养修为之人,因此便随他走进旁边的一扇大门。

上一匾额写着“秦府”。

进得门来,到得后院,那人让清漪在花园内等候。

这花园倒不是很大,花草树木修剪整齐,颇为雅致。

只是几株兰草叶片萎靡,似有些不妥。

近前细看一番,应是水分过少,肥力不足的缘故。

那人进去回话,不一会儿,一位银发老妇人出来,清漪便施以一礼。

老夫人笑着扶起她来,道:“姑娘这画眉可否借老身一观。”

说着便将手伸向清漪肩上,那画眉也不闪避。

老妇人将画眉拿在手中仔细端详,认得是自家之物,对清漪道:“这确是老身所养冠羽画眉。那日底下人不小心忘记关紧笼门,被它飞走了。不知姑娘如何得之?”

清漪便将那日情形简单说了一下,完毕又道:“既然是贵府之物,今日便完璧归赵。”

老妇人也不谦辞,只道了声谢,命人拿了鸟笼来,仍旧放将进去。

那画眉也不反抗,反而泰然自若,倒像是终于安下心来的样子。

老夫人命人院内摆了茶水点心,请清漪坐下。

“不必麻烦了。既然画眉认回旧主,已无他事,就此告辞。”清漪道。

“方才看姑娘细观兰草,是否也喜爱兰草呢?”老妇人却道。

清漪也不答话,只微微点点头。

“老身偶得几株兰草,但是总不谙其道,夏日花开倒还好,只是入秋之后,不如开花时健壮了。姑娘可知其故吗?”老妇人道。

清漪走近其中一盆兰草,对老妇人道:“老夫人过谦了,种植得甚好。只不过今秋少雨多旱,需比平常多浇些水,夏季花后,消耗殆尽,根部叶上十日一次施些肥力即可。”

“原来如此,姑娘想是深通此道。”老妇人笑道。

“略知一二罢了。”清漪道。

老妇人再请清漪坐下,问些花草养护之道,清漪见她和蔼可亲,性格爽朗,也乐于多说一些,是以都一一告知。

时至午时,方告辞出来。

后日秦老夫人但有疑问,也会请清漪来府上讲谈一番,清漪也不推辞。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