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回 四大将门126(2 / 2)

第三门,姚家将。姚家为山西名将世家,共传四代。第一代姚宝;第二代姚兕、姚麟;第三代姚雄、姚古;第四代姚平仲,为姚古养子,甚是勇猛,十八岁与西夏大战于臧底河,斩获甚众。姚家将与仲家将齐名,是宋朝对抗西夏的主要将门。

第二门,种家将。种家将一共延续五代,终北宋之一朝,在宋史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在抵御西夏、辽金入侵的战争中,种家将傲然崛起,前仆后继,满门忠烈,世人称为“山西名将”。种家将起自种世衡。第二代是种世衡的八个儿子,其中种古、种谔、种诊被称为“三种”。第三代主要有种谔之子种朴,种记之子种师道、种师中、种师闵等人,以种师道名气最大。第四代有种浩、种溪等人。第五代有种彦崇、种彦崧等人。

第一门,折家将。折家将是史上延续最长的将门,位居宋朝将门榜首。折家将起于五代名将折从阮,共延续八代。第二代为折德扆、折德愿兄弟。第三代最著名的是折德扆之子折御勋、折御卿兄弟。第四代最知名的是折惟正、折惟昌、折惟忠兄弟。第五代主要有折继世、折继祖、折继闵等,都是抗击西夏的名将。第六代以折克行最为著名,与西夏战大小百七十遇,未尝丧败。第七代有折可大、折可存、折可适、折可求等。第八代的折彦质、折彦野、折彦文等都是一代名将。折氏一门,二百多年代代都是名将,将领不下百名。纵数中华五千年,没有谁家能超过折家,堪称“中华第一将门”。

折家将世代忠勇,长期与辽金和西夏顽强奋战,保卫大宋王朝西北边疆。折家将均是党项族人,为典型的汉化少数民族,族源是古老的鲜卑族“折掘部”。历经多次迁徙、融合,折氏在唐末时期成为党项部落五大姓氏之一,并强势崛起于麟州,兴盛于府州。府州西有西夏,北有辽金,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折家镇守府州,世袭府州刺史两百多年,世代簪缨,以武立家,涌现出一批忠于中原、反对分裂、维护中央、团结各族的英雄群体人物。

听完种古对于种谔和折克行个人以及家族的介绍,苏轼暗暗心惊,这都是名门之后。但种谔和折克行给苏轼的直观感受却迥然不同。

中年种谔的脸庞如同刀劈斧削一般立体,眼神咄咄逼人,甚至给人一种鸷狠狼戾的感觉。种谔与种古为亲兄弟,虽然脸型有六七分相似,但气质却大相径庭。种古给苏轼的感受偏向于温和儒雅。

青年折克行雄姿英发,长相帅气,给苏轼两种反差却又浑然一体的感受。阳光男孩的同时又桀骜不驯,两种气质完美融合,自然而然,不觉突兀。

“好了,苏轼、二饼、种谔、折克行四人,种古都已一一介绍。”张方平将在场众人的目光重新聚拢过来,手指佩剑书生道,“这位是王韶,字子纯,嘉佑二年章衡榜乙科四甲,相继担任新安县主簿、建昌军司理参军等职。去年参加制科考试失败后辞官,转而游历陕西一带,采访西北边境的风土民情,立志投笔从戎抗击西夏。子瞻,你和王韶是同年。听子纯说,你们应该认识。”

苏轼先是点头对王韶报以微笑,然后对着张方平拜道:“是的张大人,我和子纯认识。当年子纯就是佩剑书生的穿扮,在下眼拙,未曾看出子纯有此凌云之志。”

王韶抱拳对苏轼回以笑意。

“好。”张方平一拍案面,开门见山地说,“苏轼、种古、种谔、折克行是我从你们各自长官那里特调而来,王韶是这两日我在边境巡视时偶遇并带回。先说命令安排。我原本是计划让苏轼和种古出使大理,让种谔和折克行出使唃厮啰。但现在稍作调整,苏轼和种古出使大理不变,出使唃厮啰的除了种谔和折克行,再增加王韶。具体缘由,我已与王韶三人说明,你们等下再详细沟通讨论。盛年不再,我有些乏了,先去休息。你们今晚商议妥当后,如果没有异议,明日即刻启程出发。”

“恭送张大人。”苏轼五人起身相送,只有二饼微微躬身并未送至门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