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回 一门六君子92(2 / 2)

庆历五年,欧阳修被贬知滁州。曾巩致书欧阳修和蔡襄《上欧蔡书》,深切愤愤不平。

庆历七年,曾巩父亲曾易占奉召入京待职,曾巩随父北上。到达金陵(今江苏南京)后,曾巩专程前往滁州拜谒欧阳修,这是师徒自庆历二年分别后的再次会面。在相处的二十多天里,他们促膝交谈,砥砺操守,徜徉山水,师徒关系甚是融洽。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给予了曾巩悉心的指导,使得曾巩的文章愈益精粹。期间曾巩还出示了王安石的文章,向欧阳修推荐王安石。欧阳修通读王安石的文章,不觉击节称赏。但由于曾巩父亲到南京(今河南商丘)时突然病故,曾巩只好辍学回归故里。曾巩品性孝顺父母,与兄弟友爱。父亲去世后,他侍奉继母无微不至,在家境衰败之际,继续潜心耕读,抚育教养四个弟弟和九个妹妹。

随后,曾巩把随行五人介绍给苏洵。其中曾布、曾牟为曾巩的弟弟,曾阜为曾巩的堂弟,另外王彦深、王无咎为曾巩的妹夫。苏洵也把苏轼和苏辙介绍给曾巩六人认识。有欧阳修作为结识的媒介,众人相谈甚欢,结为知己好友。

苏洵好奇发问:“子固,这次就你一人赴京赶考吗?还是与哪位令弟一起赶考而来?”

闻听此问,就算曾巩平时再如何谦逊温和,也不免面带骄傲,微微笑道:“明允,这次我带着三位弟弟和两位妹夫赴京,并非只有我独自参加省试,而是我们六人一起全部参加明年省试。”

“什么?”苏洵脱口惊呼,话语音调不由自主拔高了好几度。

苏轼和苏辙猛然同时转头彼此对望,两人眼神中满是震惊。原本以为自己兄弟两人同时参加省试,如再同时考取进士功名,就能传为一桩美谈。万万没有想到,还有最离谱的,一门六君子同时参加省试。如果,如果这一门六人都能高中的话,那真是惊世骇俗了。此念头刚刚萌发,苏轼兄弟俩便急急排除这个假设,深觉太过荒诞不经。

“哈哈!”欧阳修愈发开怀,显然对于自己这位首席大弟子相当满意,笑对苏洵说:“明允,庆历七年距今已近十年。这十年,都是曾巩在教授曾布他们的学问,可以说是亦兄亦父。”

苏洵对着曾巩抱拳一礼,肃然起敬地说:“子固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教养弟弟妹妹,苏某自愧弗如。”

曾巩连忙回礼:“明允此言差矣。明允能够教导出子瞻、子由如此出类拔萃的英杰,是我辈读书人学习的楷模。”

读书人之间只要有心结交,相互吹捧起来,那真是让人浑身舒泰,心旷神怡。

此情此景,欧阳修快心遂意地频频点头,曾巩和苏洵都是他的得意门生。特别是曾巩,欧阳修一开始是把他当作文坛领袖接班人培养的。只是后来在曾巩的强烈推荐下,王安石拜入欧阳修门下后,欧阳修对于文坛接班人的人选才出现动摇。直至最近,在欧阳修阅看苏轼开封府解试《文以明道请求先圣》的策论后,其内心深处已然再起波澜。苏轼在古文运动上的立场和见解与自己最是不谋而合。

兴许此时的欧阳修连自己都还未意识到,苏轼已经悄然出现在其挑选文坛领袖接班人的备选之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