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谁教谁96(2 / 2)

说完,把手上的《武经总要》递给赵乾云说道:“这是《武经总要》上面记录了大正朝的所有武器,制作方式,配方,你看看,能否有所改进?”

赵乾云并不接书,《武经总要》里面并没有他想要的东西。接过这本书的时候,自己想泛舟海上将成为不可能,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于是说道:“曾枢密使这书就不要给我了!我不想知道里面的内容。如果有什么武器,装备要改进,给祭酒胡先生,让先生组织学生研究。”

曾公亮根本就没有想到赵乾云会有这样的提议,当然这提议也是他未想过的,于是问道:“这是太学,是教育育人的地方,这兵器……”

赵乾云看看胡瑷,然后说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太学研究兵器有问题么?

再说太学这有数千学子,真能东华门唱名有多少?大部分都是死读书,天天无所事事。

很多人耗尽家财,却无缘金榜题名,东京留不下,家乡回不去,四处飘着。这些人真比别人差么?我看未必。

与其让他们无所事事乱串,不如让朝廷出钱,出课题,让他们研究,让他们有所从事,不至于荒废他们的学问。”

曾公亮皱眉问道:“这课题是什么?另外朝廷现在财政紧张,如何养这些人?”

赵乾云认真的说道:“课题就是朝廷最需要的东西,比如农民种地,如何能够种出亩产4担的麦子,5担的稻子。

商家能不能生产出每天5匹,甚至50匹的织布机!能运送十担百担的车辆。

工匠们能不能生产锯木板的机械,不要半天,只要盏茶功夫就能锯出板材,能不能开山不要再火烧水激,就能得到想要的石头。

军队方面就是研究出杀敌于十里外的武器,能抵御敌人骑兵冲击简易的防御器具!”

赵乾云的话震惊了在场所有的人,因为从来没有人说过这些,连想都没有人想过!

赵乾云见没有人说话,继续说道:“当然事情可以按轻重缓急一批一批来,比如,冬天快来了,让学子开发御寒的衣物,御寒的火炉,开发出来了,太学赚了钱,给开发的学子发放工资,奖金,让他们能够养活自己,同时养活家人。

而太学收到盈利,再开发新的项目,比如研究锯板机,织布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赵乾云是藏了私心的,这锯板机就是他造海船的必须机械之一!如果他在太学里研究出来,到时候造海船就事半功倍。

曾公亮摇头说道:“读书人怎么能干这些卑贱的事情?会被人指着脊梁骨骂的!”

赵乾云对这样的论调非常的反感,忍不住的吐槽起来:“士,农,工,商,如果读书真如果只是为当官,那读书人不过是官贼!

常说民以食为天,从汉以来,这1千多年以来,多了多少种粮食?亩产又多了多少?汉时小麦亩产3担,现在也差不多,真的小麦就只能产这样一点么?

没有种出4,5担的老农?可是老农识字么?他的经验只能告诉他身边的人,他一死,他的经验又能留下?”

赵乾云说到这里,叹了口气说的道:“其实最好的例子是占城稻,占城稻没有进来之前,稻子亩产不过,2担,现在3担多。

这占城稻真没有人知道么?那曾经是大唐属国!因为读书人不懂,不理,也不感兴趣。

抛开粮食,这千年来,衣食住行又有多少改变?千年前怎么样,现在除了花样多点还有什么?真一成不变吗?我们就这样故步自封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