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只能顺水推舟105(1 / 2)

何心隐随即转移话题:“凡天道,自古便和人道合一。《尚书》上说:“戏子失了道德,戏子失了心智,心境平和,言语得道。”张居正这般大张旗鼓,是不是有违天道,有违人道?”

“你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也是这么说的?”

“是啊!我是他的朋友,自然要叮嘱他几句,免得他仗着自己的权势,仗着自己的权势,仗着自己的权势,想要得到皇帝都没有的东西,迟早会倒霉的。”

陈羡之早就察觉到了张居正的狂妄,忍不住叹了口气:“前辈,你这句话说得太重了!”

“哎——”何心隐摇了摇头,叹息道:“是我太过高估自己,太过相信张居正的胸襟,太过相信我们的交情,却还是小看了他对我的仇恨,这就是这场惨剧的由来。

陈羡之原本以为何心隐与张居正是同学,但听了他的话后,又觉得他们只是同学,连朋友都算不上。

若有交情,自然知道张居正的为人。

一、不喜欢被人讨论,特别是在这么多人面前讨论改革问题的时候。这是大忌。

二、他不喜欢那些正经派系,连正经派系的大臣们都不喜欢,更别说那些不涉政事、游离于官场边缘的“山中人”了。

想想吧……

何心隐在湖广群臣面前,夸奖张居正的革新,为明朝平定了混乱,为明朝带来了一片光明。张居正一定很开心,也会对他赞不绝口,说他是自己的好同学,是心理学家!

但何心隐却反其道而行,丝毫不卖张居正的颜面,甚至叮嘱他做人要谦虚,莫要有点成绩就趾高气扬,趾高气扬。就算张居正明面上不说,暗地里也会破口大骂:

何心隐的本性,还是善良的。

但这样的做法,张居正并不认同,也并不喜爱。改革的成果摆在那里,他更希望得到的是表扬和鼓舞,而不是批评和找茬。

因此,何心隐绝非张居正的至交好友。

“好了。”陈羡之:“这不是已经没事了么?哪里惨了?”

“我已经脱困了。”

“跑?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来自于江陵。就在我进贡的当晚,荆州县令就将我拿下,说我口出狂言,冒犯张居正,污蔑他。

“这绝对不是张老板想要的。”陈羡之斩钉截铁地说道。

“没错。”听到罗德的回答,罗德何心隐略感诧异于陈羡之的精准,“当初张居正是真的生气了,但他为人精明,怎么会甘愿被责罚?那不是太小气了吗?荆州县令讨好我,不过半个时辰,就得到了张居正的授意,让我离开。”

“为什么要杀你?”

“荆州县令放过我,并非张居正没有加害于我的意思,而是找了一个合适的借口;反倒是张居正,对我起了杀心。”

“前辈?”

“怎么会?我现在的学生遍布整个大陆,与很多高官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荆州县令将我释放后,我就得到了学生的传讯,张居正暗中与湖广三大总督商议,要将所有的私塾全部取缔,我将是他的第一个目标,这也是为什么我被湖广总督王志远盯上的原因。”

“所以你就先走了?”

“你以为我们会被他们抓住?我得到的情报,千真万确,张居正痛恨私立学院,想要整顿它,已是人尽皆知,而我这个在国内各个私立学院都颇有名气的老师,自然会被他列入通缉名单。”

陈羡之点头,思忖片刻,觉得何心隐的说法并非无的放矢,也不是危言耸听。

张居正掌权以来,一直在进行一系列的变革:

首先,整顿官吏,删繁就简,建议京察,推行考试制度,以六官监察六司,并由内廷监察六司,使内廷成了实权中心;

其次,对驿站进行了整顿,税务海关,盐政,曹政,马政,子粒田三部税银收成等等,对以往不合理的体制进行了一一修正。

政局渐渐明朗起来。

经济快速增长。

我们的经济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改善。

这三年来的进项,只能维持一年的开销,而现在的隆庆,已经是捉襟见肘。一年的收益,相当于三四年的收益。

“万历中兴”,这可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被统治者吹捧起来的,这都是有功劳的,都是有证据的。

但是,也有一些事情,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

就像是:一所学校。

自明太祖立国以来,就命各地府县设立府学、县学,其后更有旨意,广设学食,增设教习、教习等,凡是入府学、县学的学子,均有朝廷出钱,且免其家人的税赋。

这个规定,和现在的“义务教育”是完全不一样的。如今,“义务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非法的费用。到时候,不仅不需要花钱,还能让整个家族受益。

这确实是一个激励阅读的政策。

由于明朝开国之初,正是用人荒的时候,所以,他采取了扩大粮食局和特殊政策来培养人才的办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