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议藩镇讨伐昭义军52(2 / 2)

那老宦官六十岁年纪,头发已花白,只是保养得当,面色倒是红润。他正是大唐赫赫有名的大宦官仇士良,因扶持武宗李瀍上位,被晋封为楚国公,兼着骠骑大将军。终唐一朝,宦官一直干政,不仅充任各种官职,进封各种爵位,甚至还擅自废立,能决定谁来当皇帝。

听到仇士良提醒,李瀍并没有回头,只淡淡道:“多谢楚国公提醒,只是这几日奏章实在太多,哪里能放下啊。你看这几道奏章,都是奏的北方旱情,说这去冬无雨,这马上就到春日,再不下雨,这庄稼怕就要减产了。况且这李相也一直劝谏,让寡人不要耽于游猎,勿荒废朝政。”

听到李瀍这么说,仇士良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芒,自古这奸臣权宦最喜欢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天子,这样的皇帝是最容易把控的。那仇士良就曾跟心腹传授驾驭皇帝的经验:“不要让天子闲着,应该常常以奢靡来掩住他的耳目,使他沉溺于宴乐中,没工夫管别的事情,然后我辈才能得志。千万不要让他读书,不让他接近读书人,否则,他就会知道前朝的兴亡,内心有所忧惧,便要疏斥我辈了。”那李瀍当政后,却是重用李德裕,这引起了仇士良的极大不满,几次想除掉李德裕,都因李瀍中间回护,一直未能得逞。

此时,殿门一开,走进来一个小黄门,跪地禀报道:“启奏万岁,李德裕李大人求见,说是有要事禀奏。”

“快让李相进来,”李瀍明显有些兴奋。

不一会儿,李德裕进得殿来,给李瀍行礼。李瀍笑道:“李相快一旁坐下,不知今日有何事要奏?”

李德裕今年五十多岁,身高七尺,面色俊朗,颌下留着长髯,只是不苟言笑,看起来有些威严。李德裕谢过李瀍,却并不就坐,从袖中掏出一道奏章,旁边的小黄门接过双手送到李瀍面前。

李德裕躬身奏道:“刚接到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之侄刘稹的奏章,言道刘从谏病逝,那刘稹请求朝廷批准他袭任节度使之职。”那昭义节度使所辖之地在如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北中南部一带,自“安史之乱”后一直战火不断,藩镇轮替,在敬宗时刘从谏得任昭义节度使一职,他虽想效忠朝廷,可是彼时朝政混乱,政以贿出,之后帝位陵替,也使得刘从谏从心底藐视朝廷,越发跋扈。因刘从谏几个儿子年龄尚幼,因此在病重时他将兵权交给自己的之子刘稹,更希望他能接替担任节度使一职。

看完奏章,李瀍沉思良久,问道:“李相,你意下如何?”

“决不能答应刘稹的请求,”李德裕斩钉截铁答道:“那昭义军所辖泽、潞、邢几州都处在内陆,和河北三镇却是不同,若是都让他们效仿三镇,动辄世袭,那朝廷如何节制藩镇,那朝廷的威严又在何方?朝廷必须发兵讨伐。”那藩镇不仅世袭,官员不听朝廷任免,而且自己炼铁、制盐,发行货币,不向中央缴纳税赋,简直成了独立王国,这才是根本的问题。

“李大人话虽不错,”旁边的仇士良却接口道,话中隐有嘲讽之意,“那刘稹擅自请命,不把朝廷放在眼中,确是应该讨伐,只是这兵从何来?这粮有从何来?又倘若起兵之时那成德、魏博节度二镇趁乱起兵,对抗朝廷,朝廷又如何处之?李大人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吧。”其实那仇士良和刘从谏也一直有仇,想除掉刘氏的愿望和李德裕是相同的,不过趁机怼一下李德裕倒是无妨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