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其疾如风,侵略如火!留给大赵的时间不多了!378(2 / 2)

于这八万秦军抵达战场后不久,秦军主力部队也将迅速奔赴战场。

赵国的先手优势,即将消失!

乐间毫不犹豫道:“涉县向西数十里便是一个岔路口。”

“岔路向北,则为镣阳城。”

“岔路向西,则为黎城。”

“而镣阳城与黎城之后,皆为长治地。”

乐间肃然拱手:“末将请命,领一支精兵连夜奔袭,过岔路口西进,直取黎城!”

“而后,末将所部西进长治地,自长治地绕行北上,断绝秦将杨端和所部粮草。”

“主帅领主力沿岔路口北上镣阳城。”

“我军左右夹击、断绝粮草之下,镣阳城必破!”

乐间给出了一个很稳妥的战略。

乐间领先锋避开杨端和麾下的秦军先遣部队,迅速攻破黎城。

在夺取黎城之后,赵军进可漫入长治地,脱离山地地形,最大化发挥赵军的兵力优势。

退可沿长治地北上侧击,配合李牧所部彻底包住杨端和所部,将这支兵马吞噬殆尽!

然而李牧却摇了摇头:“镣阳城、黎城皆重镇也。”

“秦将杨端和尤善守也。”

“此将既然已达镣阳城,便不会放松对黎城的防备。”

“此将所部若欲抵达黎城,其速度比之我军更快。”

“所以若是本将所料不错,黎城已有秦国重兵把守。”

“且黎城的防备恐怕比之镣阳城更重!”

杨端和的性格特征很明显,李牧不认为这样一名偏科将军会在他最擅长的防守一道出现这么大的破绽。

当这个明显的破绽摆在李牧面前,李牧毫不犹豫的便认定了这不是破绽,这定是圈套!

斥候连声道:“启禀主帅!”

“我等亲眼看到秦将杨端和立于镣阳城头。”

“秦将杨端和,确在镣阳城无疑!”

“镣阳城守军也确有八万!”

乐间微微皱眉:“太行大营守军仅只七万。”

“镣阳常备县兵再加上除贼曹等各。”

“若是镣阳果真有八万秦军,则秦将杨端和恐无力再增援黎城。”

“主帅,末将再请领兵先往黎城,夺取先机。”

“末将会发千名斥候先行,探明黎城虚实后再攻城。”

不怪乐间急切。

实在是黎城的意义太过重大。

而在这以快打快的阶段,半个时辰的纠结就可能左右黎城的归属!

李牧却是轻声一笑:“秦将杨端和善守而不善攻,喜万全而恶行险。”

“今秦将杨端和非但将全数兵马尽数派驻镣阳城,更是主动被我军察觉,这定是惑敌之策。”

“若是本将所料不错,秦长安君已至黎城!”

李牧麾下只是斥候,不是候者,他们能通过将旗判断出此军将领已是不易,如何能亲眼看到杨端和本人?

不是李牧轻视、怀疑候者。

而是他们没那个能力!

但偏偏,赵军候者把杨端和所部查的一清二楚。

毫无疑问,杨端和此举就是故意的!

杨端和就是希望赵军认为黎城空虚,引导赵军去攻打黎城!

杨端和凭什么敢引导赵军去攻打黎城?

唯一的理由,就是嬴成蟜已经抵达黎城,正张开大网等着李牧!

司马尚不敢置信的说:“然,时间来不及啊!”

“纵然我军招募青壮、输送粮草多日,但我军距离滏口陉的距离比之秦长安君与滏口陉之间的距离近了太多!”

“即便秦长安君一路急行,也不可能于此刻领秦军主力抵达黎城啊!”

李牧肃声道:“莫要以寻常将领的所作所为去思虑长安君所作所为。”

“在长安君踏足沙场至今,有多少天下人想不到的事被长安君做了出来。”

“旁人做不到的事,不代表长安君做不到!”

乐间微怔,而后后怕的说:“武安君所言,有理!”

“能让秦将杨端和胆敢如此行险的,唯有秦长安君!”

“既然长安君已经领兵抵达,那我军该当何如?”

李牧沉吟片刻后,缓声开口:“我军无论如何都必须要越过太行山,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令!”

“昌国君率军十万撤出滏口陉,走漳水长城南下,沿淇县入白陉,经白陉入太行!”

“都尉司马尚领兵八万往黎城,探明黎城虚实。”

“后军打扫战场、稳固涉县。”

“余下各部立刻休整,明日平旦初(3:00)造饭,平旦末(5:00)启程!”

“抓紧时间!”

“速破镣阳!”

李牧环顾众将,肃声道:“留给我大赵的时间,不多了!”

一些关注朝中事的将领听得出李牧心中所忧,更多将领却只能听出李牧罕有的急迫与焦急。

但所有将领全都轰然拱手:“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