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三章:朕的太子给朕戴了绿帽子57(1 / 2)

胤禛本以为太子就是发发牢骚,暗想这地方还好只有他们两个人和几个心腹下人,不然皇阿玛听见了,岂不是对太子二哥又心生芥蒂。

却不想还听到了胤礽说背着他跟康熙请功,一时间胤禛怀疑胤礽是在说自己,便开口:“二哥,我去户部查账,原本也是打算先向您禀报,给您提个醒,没承想赶巧了,只能如此了。我可不是为了向皇阿玛邀功。”

胤禛这话里抱怨之意还是有的,毕竟他觉得自己如今是为太子办差,太子却疑心他。但胤禛又想到太子刚刚在康熙面前为他打掩护,觉得太子这会子可能只是心里有气,一时间口不择言,因此他又解释了一下:“二哥,我真没有背着你去。”

胤礽抿了口茶,“四弟啊,我又没说你,你何必这样想呢?咱俩兄弟两,不说二话。你说老实话,你到毓庆宫来,是不是想去江南筹款赈灾?”

胤禛一看胤礽说正事,便正了正脸色,问道:“二哥,您说,我该不该去?”

筹款毕竟是一件苦差事,胤礽瞧着胤禛犹豫,也不想胤禛得罪人太多,就起身道:“你要是心里没底,就别去。这回缺了不少钱,将近二百多万两银子,你向谁要?是问盐商讨?还是要江南那些地方官出?这差事一旦接了,你筹不到,是你无能。筹到了,得罪一大帮子人。”

官官相护、官商勾结从来不是一句空话。盐商的背后是谁?江南那些地方官背后站着的又是谁?一个不小心,等待胤禛的就是康熙案牍上堆成山的弹劾奏折。

胤禛是自己人,胤礽不想将胤禛折进去,便盯着胤禛的脸说:“这差事不好办,你要是办砸了,我保你都得多花些功夫。更何况,我要是没保住你呢?你也知道,如今朝堂上是个什么情形。”

胤禛不是不明白太子的想法,况且这江山社稷以后是太子的,太子都不急他急什么?可是想到那灾民,他就不能不去。

“二哥,救灾如救火,百万灾民直接关系到江山社稷啊。皇阿玛如此忧心,臣弟愿为皇阿玛分忧,愿为太子您分劳。臣弟……”

胤禛后面话没说完,就被胤礽打断了,“好、好,我明天见皇阿玛的时候就跟他说,一定让你去江南办成这差事。”胤礽觉得,老四这么多年挺会对付自己的,十分擅长在他耳边叨叨,简直比皇阿玛还能说。

“让十三弟跟你一起去,两个人好办事。”胤礽一答应,胤禛便叩谢太子,告退了。

次日早上,胤礽拿着昨个批完的奏折去见康熙。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

胤礽话音一落,李德全便从太子的贴身太监手上接过奏折放在康熙桌子上。

康熙此刻正坐在椅子上看户部的折子,见胤礽今日穿戴整齐,便给了个笑脸,“起来吧,给太子看座。”又问道,“用过早膳了吗?”

胤礽摇头表示没有,康熙见状便说:“那一会在朕这吃。”

见康熙在批折子,胤礽也不好干坐着,便起身给康熙磨墨,还不待说什么,就听见康熙问他:“昨天下午给你送过去的几个人,用得可还顺手?”

胤礽手一顿,目光直勾勾盯着这上好的砚台,只觉得刚刚的温情荡然无存,他恭恭敬敬答:“用得顺手,儿臣谢皇阿玛赏。”

康熙觉得胤礽这语气不太对,“要是用得不习惯,朕回头再给你挑。”

胤礽听到康熙这话,觉得自己有苦难言。他如鲠在喉,恨不得说,皇阿玛,您别给儿子送人了,儿子不需要。但他没有这个胆子,因此只闷闷道:“没有不习惯。”

思绪在脑子里转了几圈,胤礽才冷静下来。想到昨日应承胤禛的事,便趁此机会开口:“皇阿玛,黄河水患,户部缺银,儿臣奏请让四弟、十三弟前往江南筹款赈灾。”

康熙心知这是胤礽几个商量过后的结果,但这事办好了能为胤礽在百姓眼中增添不少威望,当下便准了。

他昨夜翻看户部折子与账本,才发现银账对不上的原因在于朝臣们从国库借了不少银子。然而清理户部积欠这事非一日之功,让胤禛他们去江南筹款是最有效的措施了,等回头他自己再慢慢收拾户部这一堆烂事。

“他们俩去江南筹款,你多叮嘱一二。户部亏空之事,你也要用心。胤礽,先头朝堂之上,朕只责问了胤禩,不曾问你。此刻这里没有旁人,你告诉朕,你身为太子,对户部之事可有所听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