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三章:朕一刀砍了和太子厮混的下人17(1 / 2)

不提这几人路上颠簸,康熙最近却重新思考起前线打仗的事。战争一日不停,他就腾不出手去做其他事。王辅臣已败,尚可喜和耿精忠可以招降,这两者不是问题。吴三桂却是个大难题,康熙不想把三藩之乱拖到二十年。五年,太久了。

思考得太入神,连捷报传来都康熙都愣了一秒。看完奏报,康熙顿时乐了。

恰逢近日新上贡了几匹果马,适合女子与幼儿骑。康熙便想着和几位长辈还有胤礽一起分享一下这份喜悦之情。

他一贯孝顺,想着先前答应过皇太后的事,让底下人也拉了一匹给她。又对梁九功说:“去宣太子,说朕带他去骑骑马。”

胤礽年纪小,接触马的时候不多。康熙怕马有癫狂,也怕底下奴才不尽心以至于摔着胤礽,便决定亲自护着他骑马。然而乾清宫的奴才一向是最稳妥的,康熙担心他们出岔子,纯粹是疑心病犯了。进贡上来的果马,也是最温顺不过的,哪里会有癫狂之相出现。

但康熙这辈子把年幼的胤礽当眼珠子一样看护着,生怕他一个不小心就夭折了。毕竟胤礽幼年出天花那事,真的让他惊慌。于是他亲自扶着胤礽,手还拉着缰绳,也不敢让马跑,就牵着慢慢遛。

对此时的康熙而言,儿子在前,太后也好、太皇太后也罢,都得靠边站。

康熙全部心神都集中在胤礽身上,正心满意足宠儿子呢,却不料太后那边冒出一句话,“姓董的小狐狸精。”

康熙一愣。姓董?那便是董鄂妃?

康熙对董鄂氏的印象颇深。

董鄂氏,皇后在世时便是皇贵妃,死后被追封为孝献皇后。

皇阿玛的确是颇为宠爱她。她活着的时候,顺治为了她折腾着要废后,结果没成。人死了也要追封为皇后,就差和宋仁宗一样,弄出来个生死两皇后。

哦,孝惠章皇后比曹皇后还不如。毕竟顺治停了中宫笺奏等项,还是在孝献皇后的劝说下才勉强没有废后的。

顺治作为他皇阿玛,康熙不想对此行为做出什么评价。就是可怜他亲娘,没有享上当太后的福。

康熙刚想到亲娘,还来不及缅怀,就发现脑子里的记忆不对劲:他娘换人了!还是换成了他爹的真爱宠妃:董鄂氏。

康熙暗想,他这是做了什么孽?他一个爹不疼的儿子能混到皇位都是他运气好。非嫡非长,这皇位可是他用命换来的,宫外避痘的那段日子是他这辈子都不想再回忆的时候了。

要是孝献皇后是他亲娘,他幼年哪里会过得那般凄惨。昔年孝献皇后生子,顺治可是亲自下了诏书说这是朕第一子。可见,前头的皇子公主都不曾入顺治的眼。

康熙整个人都懵懵的,他从来没想过还有换亲娘的日子。怪不知道没看见他亲娘的牌位,也没看见孝惠章皇后。

太后那边已经开始放风筝了,胤礽瞧见了也想玩,当下摇了摇康熙的手,“阿玛,儿子也想放风筝。”康熙回了神,将胤礽抱下马。

孝庄在一旁看着康熙对太子亲力亲为,心里说不出个什么滋味,但她能确定一件事:

皇帝太疼太子了。

孝庄清楚,皇帝自己是没有体会过父子之情的,顺治是她儿子,却不是个好父亲。可皇帝如今这般对太子,和顺治又有什么两样?后宫中不止太子一个孩子,皇帝这样厚此薄彼,其他人难免心里会不舒服,最后遭殃的还是太子。

孝庄垂下了眼帘,到底还是没有因为这事对皇帝训话。

想到皇帝态度坚决地拒绝立后,她第一次意识到了一件事:皇帝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那么有些话该说、有些话就不该说了。

她作为阿么,也要有分寸。更何况,有些事,皇帝不经历就不知道成长。作为皇帝,哪能事事如意。

若是事事皆称心,那就不是人,而是神仙了。

可皇帝不是神仙,早晚会遇到不如意的事。

胤礽如今才两岁,说是放风筝也只不过看着康熙放而已:“阿玛,高点、再高点。”

康熙听着他的话,心想,等这小崽子长大了,也让他放给朕瞧瞧。但此刻还是顺着胤礽的意,将风筝飞得高高。

胤礽欢呼着在康熙身边跑来跑去,一个劲地鼓掌,手都拍红了。

康熙怕他摔着:“保成,你跑慢点,小心摔着自己。”

一语成谶。

康熙话音一落,胤礽就摔了一跤,眼泪立马就下来了。

康熙此刻觉得他就不该乱说话。

风筝被康熙交给梁九功,他自己亲自去抱起抽抽噎噎的胤礽:“保成乖,不哭不哭,阿玛给你吹吹。”

胤礽哭得委屈、声音也大,扯着康熙胸前的衣服喊:“阿玛,疼。”

康熙朝身边服侍的太监说道:“传太医去乾清宫候着。”而后抱着胤礽就往乾清宫走去,“阿玛带你回乾清宫,我们让太医瞧瞧。保成可是我们未来的巴图鲁,不怕疼。”

胤礽不信康熙的鬼话,“阿玛骗人,腿疼。”

康熙没想到这法子不管用,“那阿玛一会给你揉揉,揉揉就不痛了。”

康熙走得快,一到乾清宫就脱了胤礽的衣服,看看他摔成什么样了。

腿上有几处青紫,没有出血,康熙瞧着还好。

“如何?”

太医听闻是摔着了,来的时候就带了点治跌打损伤的药。

“奴才给太子殿下上个药,好好将养几日即可。”

太子身份贵重,太医下手也轻,饶是这样,胤礽眼里还是掉了几滴泪。

康熙心疼坏了,把胤礽放在自己怀里哄着,又给他揉腿。

胤礽被他这么一弄,倒是不好意思再哭了,只是贪恋康熙的怀抱,就窝在里面不出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