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2 / 2)

  黄家良的母亲本是村里少有的有文化的女子, 识字、上过小学, 懂得一些起码的道理。她实在是被打得受不了了,几乎是哭瞎了眼睛, 求着娘家在乡政府机关的亲戚, 由妇联做主, 和黄家良的父亲离了婚。

  离婚后,她孩子也不要了,只求尽快离开村里, 离黄家越远越好。

  黄父没了老婆,被村里人笑话, 一时气不顺, 便带着儿子进了县城闯荡, 想把老婆再带回来。但是进了县城, 就离开了那个村庄的环境,他没有文化,在县城里处处碰壁,嚣张的气焰很快消去了大半。但他也不愿再回去了,县城到底开拓了他的视野,他讨不到老婆,回去也是被人看不起,他决定要留在这里,混出个名堂来。

  在那个挣工分、靠分配的年代,黄父脱离了村集体,进城后成了一名小手工业者。这在当年可是被人看不起的事,他被认为是“盲流”,不正经的混混。

  黄父倒是个很聪明的人,很会捣鼓些机械。他先是在县里最大的厂子门口摆了个修车摊,专门给人修自行车。慢慢的也能与一些人混熟,偶尔还有人从厂里食堂带吃的出来给他,直接抵修车费。

  他后来在修车的基础上,又摆了个糖水摊,冬天卖糖水,夏天卖冰棍。吸引着附近的小孩子拿着几分的毛票子来买。后来又发展成了卖报摊子,生意倒是越来越红火起来。

  在县城混了5年,黄父再婚了。但并不是和前妻,而是找了一个离婚带小孩的女人。黄父收敛了脾气,在人前学会了笑脸待人,终日里客客气气、老实本分的模样。有街坊邻里见他一个男人带着孩子,觉得可怜,就给他介绍了一个同样离婚带孩子的女人。

  黄家良那年13岁,刚上初中。他有了个异父异母的弟弟,叫邵一斌。这是个小少爷一般的人,第一次见到他时,黄家良觉得他身上的衣服干净整洁到不可思议。不像自己,校服里的背心裤衩,都泛着洗不干净的黄色,而且都破了洞。他比自己小1岁,看自己的眼神总带着一股傲气。

  他的继母也是个大家闺秀,高中文化在当时的县城里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高学历,她还有一份相当不错的体制内工作,有着稳定的收入。她似乎是因为前任丈夫出轨离婚的。

  黄家良心想,以她的条件,她本不可能与黄父有任何的交集。如果不是因为离了婚还带着个拖油瓶,自己的父亲怎么可能高攀上她。

  两个家庭结合之后,黄父就像是转了性一般,对继母百般依顺。黄家良与邵一斌也渐渐混熟,成了关系还算不错的兄弟。

  这邵一斌很有意思,他一身傲气,小小年纪就读过好多的书,见识出众。他显然是很看不起黄家良的,觉得他就和继父一样粗野肮脏、无知蠢笨。但他表面上几乎不表现出来,能够笑脸相迎,礼节上不出一点错漏。

  1978-1979年,社会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动,市场出现了,黄父逐渐开始做起了批发的小生意,也越来越有钱。

  彼时他已再婚3年,这对再婚夫妻之间曾有过一个小孩,但不幸流产,之后便再没怀上。一家四口倒也相安无事。黄家良成绩太差,初中读不下去辍学了,跟着父亲做事。邵一斌读初三,正准备继续考高中,成绩一如既往的优异,是家里最有可能出的大学生。

  变故就从此时开始,黄父某一回以低价进了一大批香皂,卖出了极好的销路,大赚一笔。他飘飘然,鼓动起老婆离开那个没什么前途的文化馆工作,回家来帮忙做一些财务上的工作,夫妻俩一起搞生意,能赚更多的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