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淞沪会战9(2 / 2)

冯玉祥的话语中,既有考验也有信任,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在两人之间悄然传递。

“是。”

于令杰郑重回答道,眼神里闪耀着坚定。

………

自从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开始,但应上级的要求,继续潜伏下去并保持静默,徐潇潇前往金陵陆军医院担任护士,以此掩护自已的身份。至于王康,在于令杰的帮助下,成功被解救出来,并送往革命圣地。

淞沪会战打响后,每天都从战场上下来好几百的伤员,为了更快的救治他们,医院组建了一支战地医疗队,前往淞沪前线,徐潇潇报了名。

徐潇潇身着整洁的护士服,身姿挺拔,仿佛战场中的一抹温柔绿洲。她有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被简单地束成马尾,几缕碎发轻轻垂落在额前,为她平添了几分柔弱与坚韧并存的气质。

清澈明亮的眼眸中,闪烁着对生命的热爱与对使命的执着,即便是在硝烟弥漫的前线,她的眼神也未曾有过丝毫的动摇。

鼻梁挺直,唇色略显苍白,却难掩那份由内而外散发的坚韧与决心。脸颊上,几道浅浅的战地尘埃痕迹,更添了几分她独有的英气与不凡。

在忙碌的战地医院里,她穿梭于伤员之间,动作敏捷而温柔,每一次包扎、每一次安抚,都像是给绝望中的人们带去了一缕温暖的阳光。

这天徐潇潇所在的医疗队,接到命令前往八字桥,那里的独立第20旅已经伤亡过半,急需急需医生药品的救治。

徐潇潇与医疗队队员们迅速集结,夜色已深,但战火的映照让天空显得格外明亮。他们踏着泥泞的小路,穿过一片焦黑的废墟,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和淡淡的血腥。手电筒的微光在黑暗中摇曳,指引着他们前行。

到达八字桥时,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断壁残垣间,伤员们或坐或卧,痛苦的低吟与偶尔传来的枪炮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悲壮的画面。

徐潇潇的心跳不禁加速,但她迅速调整呼吸,将心中的恐惧与不安转化为救人的动力。

她快步走向一位腿部受伤的士兵,蹲下身,用那双因长时间工作而略显粗糙的手,轻轻揭开浸满鲜血的绷带。士兵的眼神中既有痛苦也有感激,仿佛在这一刻,她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徐潇潇动作娴熟,一边轻柔地清理伤口,一边用温和的话语安抚着他,周围的紧张与痛苦似乎在这一刻得到了片刻的缓解。

经过一番救治,重伤员包住了性命,随即送往后方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轻伤员简单的处理一下,但是他们死活不愿意撤下去,要死也要死在阵地上。

徐潇潇看着眼前这群连命都不要也要上战场打鬼子的军队,眼泪情不自禁的流了下来,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救治每一位伤员。

第二天鬼子又发动进攻,天上的飞机来来回回的轰炸了三回才回去。

“他娘的小鬼子,就知道在天上炸,有本事下来真刀真枪干一会。”

“可惜我们的飞机太少了,跟人家一比,根本不够看啊。”

许多士兵看着天上的飞机,无奈的摇摇头。

是啊,没有制空权,我们只能任人宰割。

紧接着日军的重炮又对着阵地炸了一回,地面上在坦克的配合下,步兵冲了过来。

面对日军步步紧逼的攻势,国军将士们咬紧牙关,眼神中透露出不屈的光芒。炮火轰鸣中,他们紧贴着焦土与碎石构成的临时掩体,手中的步枪、机枪喷射出愤怒的火焰,每一声枪响都是对侵略者最坚定的回应。

一名年轻士兵,满脸尘土与汗水交织,双眼布满血丝却异常明亮,他猛地站起身,不顾头顶呼啸而过的子弹,将手中的手榴弹奋力掷向敌军坦克的侧翼。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坦克的履带被炸断,瞬间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周围的日军步兵也因此陷入了短暂的混乱。

很快日军又发动了一次冲锋,阵地上已经没多少人了,这次冲锋恐怕难以招架。

“喂喂喂,旅座,弟兄们伤亡太大了,阵地恐怕守不住了,赶快派兵增援呐。”守卫团长苦苦地哀求。

“我也没兵了,你在坚持一下,我马上向战区长官部汇报,争取一下,你一定要坚持住了,老子回头请你喝酒!”旅长在电话那头也是很窝火,明明国军比日军多一倍,可在人家的炮火面前,根本就打不过。

“喂,我是独立20旅旅长,马上给我接冯长官。”

“喂,我是冯玉祥,你那边情况怎么样,能不能守得住?”冯玉祥接过电话十分关心的问道。

“冯长官,八字桥告急,阵地恐怕此时已经易手了,需要增援啊。”

冯玉祥听此,沉思良久,“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给我坚守五个小时,五个小时后,增援赶到。”

“这…是,保证完成任务。”

冯玉祥转过身去用另一个电话朝于令杰打了过去。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