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李象: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164(1 / 2)

吏部公文,布告于辰时。

而早在卯时初之际,诸臣就已经尽数入了太极宫等待入朝常参,自是不可能知道这外界在这一两个时辰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站在房玄龄、高士廉、岑文本这一众鸡党猪党的魁首人物角度来看,这世上怎么可能有人能够做到在一个时辰之内翻盘,一个时辰让上千士子尽数回心转意,报名参考。

这等事情,无异于天方夜谭!

必然,必然!这是李象事先准备好的作假水军!

在房玄龄和高士廉的双重目光之下,刘洎自是明白其中什么意思,他初为给事中,得房玄龄举荐入了尚书省为尚书右丞,而后又入政事堂为相。

虽说和自己的努力工作分不开,但就以他这么个怼人性格,若无上面大佬作保,根本不可能一路高升。

于公于私,既然房相都已经授意了,怎么都得动起来了。

只见,刘洎毅然起身,自班列而出,来到这太极殿中,行礼,称道:

“陛下,科举改制,国本之计,臣请核查参科士子名册。”

一语出。

太极殿再一次死寂。

谁人不知科考花名册为秦王所奉,谁人不知道科举主考官是秦王,要求核查士子名册,不就等于是拐着弯说秦王造假。

当然。

若是真要造假,造假这份名册的成本也确实不大。

只需要将长安那些士子的名讳写上即可,至于开科之际,再寻人找些水军便是,毕竟天子又不会亲临科考现场。

至于是否被揭发,那又是后面的事了。

不过这种蠢事,李象自是不会去干。

李象只是瞥了眼站出来的刘洎,面色不变,心里却是直接笑嘻了。

若是换了个其他人站出来,或许二凤还能压一压火气,可是刘洎的出现,将会唤醒二凤本就不大美好的那一段回忆。

蠢!

真是一招昏棋。

你们亲眼目睹长孙无忌落败,难道都不复盘的吗?

难道不明白失败是成功他妈的浅显道理?

果然。

正如李象所料,大位之上坐着的李世民,在望见刘洎站出来的那一刻,一双眉头顿时就紧蹙起来了。

他下诏流放宇文元忠,一次性给十数位官员降品罚俸,甚至当殿宣诏擢升寒门出身的孙伏伽入政事堂,难道这般支持科举改制的意思还表现的不够明显?

这帮宦海数十年的官僚能不明白其中意思?

只要不是智障,就都能看明白,而这些人位居高位,显然不是智障。

既然明白,却依旧上奏,那便是故意和天子反着来!

一而再,再而三!

而且,还是这刘洎——!

这刘洎素来推崇魏徵,以魏徵为榜样,上奏谏言的频率,比起魏徵那老帮菜,只多不少,并且近些年有愈演愈烈之势。

但是相比于魏徵‘能说的说,不能说的闭嘴’这一良好的优秀品质,刘洎显然是没有学到,这货完全是‘能说的说,不能说的还是说’。

搁在去年的李世民还能忍,但今年的李世民,一点忍不了!

一看见刘洎,李世民便是想起把自己当垫脚石的魏徵,便是想起魏徵把自身谏本交付褚遂良的事情,怒于心中起。

好你们这些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狗东西,竟然一个个都想踩在朕的头上青史留名!

朕是青史留名打卡石吗?!

‘啪——!’

猛的一声拍案,天子站起了身。

‘???’

这突然的拍案而起,殿中的文武百官,一个个都是惊的一脸懵逼,高士廉、房玄龄、岑文本、李泰李治李恪等人,亦是都惊的一顿。

他们亦是都没弄明白,为什么天子突然毫无缘由的大怒。

难道就因为刘洎这一道参本?!

这,这不可能啊!

过去刘洎没少在太极殿大朝会上指着天子鼻子阴阳怪气,而根据以往的朝参经验来看,天子大多时候都是一笑置之,甚至有时候还会主动点头认个错之类,尽显圣君之范。

今儿个是怎么了?吃火药了?!

(唐初已经有火药,史载孙思邈的「丹经内伏硫黄法」中记录了最早的火药配方)

殿中站着的刘洎更是懵上加懵,顿时间心神惊乱,他怼天子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在大朝会上奏的时候遇见这等情况,一时间不知该如何。

“看来,朕平时还是太过纵容于你们了。”

李世民背手而立,目光掠过这殿中诸臣。

话音落。

这殿中左右文武皆是纷纷起身,哗啦啦的便是跪了一地。

从权力的游戏规则上来看,李象已经为李世民做好了铺垫,在科举改制这件事上,天子可以随意出刀了。

最后,李世民目光落在了刘洎身上,冷冷道:

“刘洎,从今天开始,你不用去政事堂了。”

一句话,刘洎瞳孔震颤,感觉自己的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了。

门下省黄门侍郎,虽然是明面上的门下省副手之职,但并不具备直接入政事堂为相的权限,需要在职务后面加上‘参豫政事’四个字。

而若是被天子剥除这四个字,便是意味着:罢相。

接着。 李世民似乎觉得并不解气,又道:“将宇文元忠全家流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