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二凤竟然怂了119(1 / 2)

太极殿,大位之上的天子不吭声,百官自是尽数保持缄默。

此刻,于殿中群臣之眼中,天子在翻开了秦国公递上去的这封奏章之后,便是一直锁眉紧蹙,似是在做一个艰难的抉择。

而站在殿中的李象,面色平静,心情悠哉,他倒也不着急,在这件事上,他对二凤有着绝对的信心。

唐太宗李世民是绝对的行动派,当心中笃定要去做一件事情之后,必定不会半途而废,必定会尽全力去将其做成,这才是一代圣君天可汗的风范。

选官三谏之中。

第一条:自贞观十七年始,门荫入仕不得再授予职事官。

从此以后,就算是世家子弟,想要做职事官,也必须要参加科考,获取功名,若不然就领个散官或是勋官,一辈子混吃等死算了。

而这第一条,只是个基础。

因为。

选官第二谏,所写的乃是:自贞观十七年始,在朝官员不可轻易向朝廷举荐,五品以下不再有举荐资格,从五品下至正五品上官员,每三年可举荐一人,从四品下至正四品上官员,每两年可举荐一人,三品及三品以上官员,每一年可举荐一人,且举荐之人必须符合朝廷规定,需要通过吏部专项考核。

这一刀,就是斩断世家相互推荐入仕的途径。

所谓察举制,实际上就是官员由下向上的推荐做官制度,原本这是一个好制度,核心目的从民间发掘有德才之人出来做官,人尽其用,为国效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世家影响之下,原本的察举制早就已经是与最初变味了,德才不再重要,门第成为了选官的唯一标准,早就完全成了世家的私产,今天你推荐我的儿子,明天我推荐你的孙子,会心一笑,皆大欢喜。

昨夜李象构思改革方案的时候,最初想的是不如一刀切算了,彻底断了察举这条路。

但想了想,事情不能一次性太绝,留一线,可徐徐图之。

等到温水青蛙煮熟了,再一刀切了也不迟。

至于第三条,其内容则是相对比较简单。

「单年开科,进士取仕人数,要从现在的八九人提升至一百人」

每年录取个位数进士,这样的科举终究不可能成为朝堂中流砥柱,必须要把科举入仕的人数迅速提上来,如此才能打破世家对官场政治的垄断。

至于。

科举大兴之后可能出现的朝中党阀,这些事情不可避免。

但那是从后世角度来看问题,至少在大破世家门阀之后,百年内不大可能形成有规模的党阀。

而且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只要能干掉世家,比什么都来的划算。

从天子的角度来看,官员抱团党争和世家门阀相比,世家门阀简直不可容忍。

从李象的角度来看,他现在只要握住了科举,提升科举的地位和重要性,那他就是权柄在手,至于朝政之变化,可以等他有朝一日上位九五之后,再行变革。

握住当下的权,放大手中的权,才是第一要务。

“秦国公所奏。”

这时。

思索良久之后,天子李世民的声音于这寂静的太极殿中响起。

“准。”

一个准字,落在众臣耳中,这帮老油条一个个皆是迷糊了。

心道。

准什么准?

您好歹也把秦国公所奏内容给大家说一说啊,这怎么都不讨论一下就直接给准了,这不符合天子往日里的一贯作风啊——!

以往李世民当殿得奏之后,不论官员所奏事情之大小,都会拿出来和群臣讨论讨论,确定一下这件事可能给国家带来的利弊,群策群力之后,再做出最后决定。

在一个‘准’字出口之后,李世民并不继续在李象的奏章上有过多停留,而是将这奏章直接扔给了旁边内侍,让其去拟旨。

天子这个看似随意的动作,更是引得朝中群臣瞳孔一缩,无不是对那选官三谏的内容更加好奇了起来。

因为。

一般而言。

对于天子决定要施行的国家政令,将会首先把内容给到三省中的中书省,由中书省负责根据天子的意思草拟一份天子诏书,拟旨完再递给天子御览,天子如果不满意诏书内容,就发回中书省重拟,天子满意就发给门下省审核,等到门下省审核通过之后,最后发往尚书省执行。

这是一套完善的决策、审核、执行流程,就是为了确保国家政策的正确性。

然而。

天子此意,显然是不打算把这件事走三省流程,而是打算以敕旨的形式直接下达,绕过三省,即时生效。

大位之上,李世民面色不改,心头那叫一个有苦难言。

他真不是不想把这个事拿出来跟群臣讨论,而是心里明白,就李象上奏的这选官三谏中的内容,任何一条,一旦当朝说出来,必定是当场炸锅。

与其如此。

不如不说,直接压下,以敕旨方式颁布,免得纷扰不断。

‘难得,二凤竟然怂了。’ 李象见李世民刻意避开和群臣谈这个话题,差点笑出声,他本来都已经是打好了腹稿,准备跟二凤站在同一战线,来一场舌战群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