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又见盛若海153(1 / 2)

当那艘载着杨知县的客船再也看不见,学生们便各自散去,除却离愁别绪外,心里却有些小小的兴奋。

大抵考试过后都是如此,放榜之后,尘埃落定,无论这次考的好与不好,结果已经注定,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轻松几天。

孟教谕站在范凌恒身边抚着胡须道:“老夫过几天也要回义乌当值了,老夫一辈子没承过什么人的情,没想到老了以后反倒欠了我这学生的人情。”

“先生言重了,若不是去年此时先生对我网开一面让我进学宫读书。后来又对学生敦敦教诲,哪儿来的学生今日。先生对学生的再造之恩,永世难忘。”范凌恒低着头半弓着腰恭敬道。

上次回到杭州后,范凌恒只是稍提一嘴,孟教谕的编制便从广东潮阳转到浙江义乌,碍于《大明律》,没有直接把他放在绍兴老家,但义乌距离绍兴只有二百里地,已经算得上是好职务。

“再有几年,我就到耳顺之年该致仕了,希望你和世芳能在广州做出些改变来~什么严党、清流之党争,呵呵,与我无关咯。”

杨世芳和孟教谕属于完全不一样的两种官,前者正当壮年,是真正想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他们接受阳明心学的理念,相信办事要格物、要知行合一,他们为了自己心中一口正气,可以打倒严嵩,可以前赴后继的上疏、弹劾严嵩父子。

比如“越中四谏”、“戊午三子”,沈炼、沈束、赵锦、徐学诗和吴时来、张翀、董传策。

前者四人先后因弹劾权臣严嵩而遭受迫害,因沈炼等四人皆为浙江绍兴人,绍兴古称“越中”,故尊称四人为“越中四谏”。

“戊午三子”,指的是吴时来、张翀、董传策,三人几乎同时于嘉靖三十七年弹劾严嵩而遭到迫害,这一年为戊午年,故尊称三人为“戊午三子”。

再加上“直谏诸臣之首”杨继盛,因于嘉靖三十二年弹劾严嵩“五奸十大罪”而遭受迫害并最终遇害。

可是,更多的乃是孟教谕这种官,平平安安过好一生,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职内工作。

没有什么对错,只是不一样的活法。

孟教谕缓缓转过身准备离开码头,末了扭过头对范凌恒缓缓道:“严党把持朝政二十多年,直言参劾他们的清流就有一百多人,其中被杀者二十余人,被流放者三十余人,幸免于刑被罢官者更不知凡几!为什么会这样?你好好想一想,为官之道到底是什么?”

范凌恒愣了一下,却不知前几日,杨世芳在与孟教谕喝酒时不小心说漏了嘴,说这次去了市舶司,就要好好办事,不会给严党行什么方便。

他更不知道的是,在杨世芳任命到来之际,伴随的还有严世蕃的一封亲笔信,其上明确写到要杨世芳定免过往商人税课的时候,多征一成以作“孝敬”使用。

等范凌恒回过神,孟教谕已经走远。

“官啊……”范凌恒小声嘀咕了两句,便要和范凌孟回家。

刚走了两步,却被盛若海带着那两个死党拦住。 范凌恒的心情不太好,并不是舍不得杨世芳离开,而是对自己的前途隐隐担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