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膏肓穴166(1 / 2)

记得有一天,在前往南阳的途中,一个晚霞漫天的傍晚,我和年轻的太爷爷行至一处小镇,决定入住一家旅店。

店老板是个憨厚朴实的中年人,在招待我们的过程中,面露愁容,唉声叹气。太爷爷心细如发,关切地询问店老板是否有烦心事。店老板长叹一声,道出了苦衷。

原来店老板的夫人患有慢性的虚劳病,多年来寻医问药,病情却始终不见好转。夫人身体日渐消瘦,精神萎靡,常常感到气短乏力,稍微活动便气喘吁吁,夜晚睡眠也不安稳,多梦易醒。店老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太爷爷听闻,详细询问了夫人的症状、脉象和舌象。经过一番仔细的辨证论治,太爷爷心中有了数。

太爷爷对店老板说道:“你夫人这病,根源在于正气亏虚,气血不足。需长期调养,方可有望康复。”店老板急切地问道:“那这位先生,可有法子救救我夫人?”

太爷爷微微一笑,说道:“有一法,或可一试。可每日为夫人艾灸膏肓穴。”

店老板一脸疑惑:“这膏肓穴在何处?”

太爷爷耐心解释道:“膏肓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三寸处。你可让夫人俯卧,先找到肩胛骨内侧缘,然后从肩胛骨内侧缘垂直向下画一条线,与后正中线相交的位置,左右各旁开四指宽处,便是膏肓穴。”

太爷爷接着说:“艾灸此穴,可振奋阳气,补益气血,调理脏腑,对夫人的虚劳之症大有裨益。但需注意,每次艾灸 15 至 20 分钟,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不可过度,以免烫伤。坚持数月,或可见效。”

店老板听后,眼中燃起希望之光,连连道谢,并请求我和太爷爷留下为其施治, 太爷爷决定留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太爷爷每日为老板的夫人艾灸膏肓穴。数月后,夫人的病情大有好转,精神渐佳,身体也逐渐有了力气。

店老板大喜,拿出五根金条表示感谢,太爷爷委婉拒绝。

太爷爷微笑着对我说道:“中医之道,博大精深,只要用心调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我望着太爷爷,心中对中医的神奇与智慧充满了敬佩的同时,也对太爷爷的崇高的医德表示敬佩。 后来,太爷爷给我讲“膏肓”一词,最早见于《左传·成公十年》中的“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这里的“膏”和“肓”指的是人体深处药力难以到达的部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