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陆与升官14(1 / 2)

京郊,官道。

一辆不起眼的马车里,狄仁杰、李元芳,还有陆与,三人正随着颠簸的马车左右晃动。

三人此行的目的地正是幽州。

不久前,狄仁杰与武则天顺利会面。

时隔多年,君臣二人再度重逢,自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随后,狄仁杰根据所掌握的案情,详述自己的分析,一番推断有理有据。

武则天听罢,当即下令撤销对李元芳的通缉,命其暂时在狄仁杰麾下效力,戴罪立功。

陆与则是凭借此次营救狄仁杰有功,加之狄仁杰有意提携,在天子面前提及陆与抵御外寇的义举。

武则天龙颜大悦,如此忠义为国之士岂能不赏。

当即大手一挥,敕封陆与为检校右武卫中郎将。

虽然只是虚职,却也惊掉一地下巴。

陆与由一介布衣擢升至正四品官职,直接迈入高级武将的行列,晋升速度堪比坐火箭。

当初虎敬晖死里逃生,在陆与协助下立下大功,也只升到这个级别。

李元芳更惨,在军中苦熬多年,才堪堪混了个游击将军,陆与转眼间就成了他的上级。

陆与能得到如此高的封赏,是有原因的。

武则天与狄仁杰,两人除了君臣之谊,更像是一对知己。

高处不胜寒,君临天下的帝王,也有着无人诉说的心事。

而狄仁杰,恰好就是武则天为数不多的倾听者之一。

她本以为狄仁杰已遭遇不测,心中内疚自责不已,因此到圆觉寺上香凭吊老友寄托哀思。

却不想竟乍然重逢,本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的老朋友。

因此,武则天破天荒地提拔陆与,除了表彰他孤身杀敌的壮举外,还藏着些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感激。

虽然皇帝此举有些不甚妥当,但朝野内外却鲜有反对之声。

只有武氏诸王嘀咕了几句幸进之臣,也并未被武则天放在心上。

原因很简单,狄仁杰深耕朝堂数十年之久,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他本人又是坚定的拥唐派,手下支持者无数,一呼百应,堪称当今朝堂上最大的山头。

如今,他老人家罕见地放出风来,要提携个把人。

在大家看来,这搞不好就是在培养衣钵传人,将来的二代目复唐魁首。

下面的人举双手赞同还来不及,又岂会出言反对。

甚至有个别缺心眼的还嫌官职太低,企图上书进言皇帝,建议实授陆与右武卫大将军。

只是还未来得及有所动作,便被张柬之默不作声挡在身前,身后姚崇宋璟默契地一左一右,顺势捂住了这人的嘴。

求上进和求死还是有区别的。

一直以来,狄仁杰都提倡和平过渡下进行权利交接,而非武力复唐,并且牢牢压制着手下整天喊打喊杀的激进复唐派。

作为朝廷的定海神针,狄仁杰承担着平衡【李唐】与【武周】两方斗争的重任。

更难得的是,狄仁杰心怀家国尤重社稷,而非只着眼于一家之私、门户之计。

因此被武则天倚为腹心。

而武氏一系诸王同狄仁杰之间的矛盾,武则天也心知肚明。

以梁王为首的势力,一直积极谋划争储,数十年来双方一直明争暗斗。

武氏诸王一贯的行为准则便是,凡是狄仁杰赞同的,我们都要坚决反对。

这次唱反调也不例外,完全是下意识反应,本身并无任何特别之处,陆与纯属是躺着也中枪。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