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174(1 / 2)

  自始祖谢贽后,谢氏只出了这么一位卓绝的史臣,还未有所作为,就被直接斩杀,并殃及全族。

  直到现今禁忌仍有残留,谢氏接连几代出的都是武将,或只是单纯为官,再没有人干轻易插手史学,甚至连不学无术也不是什么要紧事。

  谢观昀知道她喜文,其实也不知道她好史。

  如果不是齐王歪打正着送她一本《天明集》,施施或许永远不会明晃晃地坦露出来自己对史籍的偏爱。

  她惆怅地将饴糖吃完,然后将空空的油纸袋又交到王钊手里。

  施施轻声说道:“谢谢郎官,糖很好吃。”

  看到王钊吃瘪的表情后,她的心情瞬时又好了起来,施施蹦跳着上了马车,还乖乖地将帘子拉了起来:“郎官再见。”

  *

  京城冬日的天空时常是灰败的,没有阳光,也没有绿叶。

  清早起来更是雾蒙蒙的,施施躺在软椅上,将书页摊开举起慢慢地翻着,自从那日见过朱策后,她心里一直有不好的预感。

  书上都是稚子在学字时就能记住的词句,她却不知为何,一行话都看不进去。

  这样的隐忧在父亲传唤她去书阁时达到了顶峰。

  谢观昀今日休沐,他身上穿的却是官服,深红色的官服上纹绣着振翅欲飞的仙鹤,但衣着太正式,给人的感觉却是沉闷和压抑。

  施施的吐息滞了片刻,在看清桌案上的文字时,手指更是直接按在了桌沿。

  谢观昀低声说道:“这是你的笔迹吗?”

  他的眸光寒冷,严苛地望向她。

  几页纸都是朝着她摆放的,施施低着头,纸上的笔迹不够工整,也不能说是多好看,甚至有些潦草,只是蕴着的几分随性让字迹显得有些潇洒。

  天知道谢观昀是怎么认出来的,她自己看见时都觉得陌生。

  但看清纸张上写着的内容时,施施的心房忽然剧烈地跳动了一下。

  这正是她前不久交予朱策的札记,写的是明历帝即位初期的一次南征,并不是要紧内容,她只是根据干支重新算了一下正确的时间。

  朱策看了以后却颇为欣慰,说她沉得下心,比翰林院的那几位编修还要仔细。

  其实她只是因为那干支刚巧和李鄢的生辰重合,才特意去重新推算的。

  施施恍惚地点了点头:“是我写的。”

  谢观昀看着她,目光极为复杂,就像是第一次认识她这个女儿。

  “朱策被弹劾了。”他冷声说道,“还没有下狱,只是暂时停职软禁在家。”

  施施骤然紧张起来,她连声问道:“父亲,朱先生会不会有事?”

  “你还有功夫担心他?”谢观昀看了她一眼,眼神愈加复杂起来,像是在看一个腐朽又执着的学究,只是他的眼中还隐隐藏着几分莫名的赞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