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犯罪心理134(1 / 2)

  这种真空的情感环境导致了她的不健全人格,以及表演型人格障碍,她通过表演成一个老师家长眼中听话懂事的乖乖女,以此在寇峰以及老师同学中获得赞美和认可,而她为了维持这种认可,就必须压抑自己部分的真实人格,心理问题堵不如疏,过度压抑只会引起负性情绪的反噬。”

  “被绑架,正是她真实自我突破压抑束缚的一个契机。”

  虞归晚皱起眉头,表情严肃,“可以想见,即便她心智水平远远高于同龄人,但说到底,也只不过是一个尚未出入社会的十六岁少女,心里有着对于绑架犯一类人的先天心理预期,就好像影视剧上面所呈现的一样,绑匪通常都是穷凶极恶,残暴不仁的,而杜晙作为一个绑架团伙的头目却颠覆了她的心理预期。”

  “但是该绑架同伙其它人的行为又在固化她的心理预期,加深她觉得自己存在生命危险的认知,从而被激发出生存本能。”

  江起云道:“这我知道,生存本能是指一个人在遭遇极度危险的情形时,为求取生存做出的一些本能行为和反应,不过这种本能行为和遭遇一般危险时产生的趋避性不同,不仅仅只有想逃跑或是反击这么简单,涉及到生存本能的反应和行为会更加复杂。”

  虞归晚点点头,“对,可以理解为被绑架人大部分是由于生存本能促使他们依附于绑架人,通过建立一种情感联系来应对当下的境况和寻求新的生存方式,也正因如此,绑架人的一些微小的善意都会在被绑架人心中无限放大,被绑架人不仅会逃避绑架人是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中的人,还会对绑架人产生强烈的正面积极情感,而这种情感并非是爱。”

  “但寇颜对杜晙的复杂情感也不仅仅是生存本能在高压环境下的自我适应,还离不开她自身的人格和她先天的家庭环境影响,她对杜晙产生了移情现象,创造了单向的对于杜晙的感受、幻想和情感,这些体验是来自于她对童年时期重要人物的情感替代和重构。”

  “举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这是一场她为自己编织的救赎梦,杜晙是那个寄托她所有缺失情感的理想化存在,在山林藏身的那几日,是这场幻梦最为贴近现实的一刻,但梦终究会醒,醒于什么时候?醒于她清楚地看到所有关于她对杜晙的体验和感受都是她的一厢情愿,杜晙给予她的,同样给予了另外一名被绑架人,也就是贺希蕊。”

  “在当时和警方对峙的高压环境下,他们三个人都处于精神高度紧绷的状态,而寇颜显然是第一个失去理智的人,她无法接受现实,所以宁愿杜晙就这样死去,死在她的梦中,她也不要这个梦破碎,因为杜晙活下来,寇颜反倒会在日后慢慢清醒过来。”

  “她是为了永远将自己留在和杜晙亡命天涯的梦里。”虞归晚说完,闭了闭眼,其实对于很多她接触到的犯罪人而言,她都生出过惋惜和悲悯的感觉。

  人格诞生于人际的相互影响,而人际产生于环境的相互交织,这个环境又以先天的家庭环境和后天的社会环境为主,因为家庭原因导致不健全的人格,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本身就带有某些令人唏嘘的悲剧色彩。

  而接触此类犯罪案例越多,虞归晚便也越加懂得为什么如此多的国内外犯罪心理学家,研究犯罪心理学一生,最后很多都会将研究的重点渐渐落到儿童和青少年教育身上,青少年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重要议题。

  病房里的气氛低沉了许多,短暂的沉默后,虞归晚起身道:“你好好休息,我先回局里了,明天再来看你。”

  “好。”

  看着病房门关上,江起云心里其实是有些不舍的,一边是仍旧记挂案子,另一边是想和虞归晚聊一些不那么沉重的话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