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还是造血250(1 / 2)

在我们身边,太多的父母,从孩子出生那一天开始,就琢磨着如何给孩子美好的未来。

考虑到房子会涨价,因此早早就多买一套房,用来做投资,或者变成孩子的婚房。

想来,孩子长大了,不考虑房子的因素,生活就容易多了。

事实证明,房子不仅会涨价,也会掉价。父母的打算,竹篮打水一场空。

并且,孩子以后,不一定会在父母安排的房子里住,也许去了遥远的城市。

关于留票子,就更不靠谱了。

存款千万,若是遇到一个败家子,那就是几天功夫,就花完了。

看看小说《活着》里的福贵,我们就明白了:祖辈留下的房子和金钱,禁不起赌局里的折腾。还不如什么都没有,脚踏实地过日子。

聪明的父母,看懂了教育孩子的规则——输血,不如造血。

从人生发展来看,小时候读书,二十多岁之后,立业、结婚、交友等,都需要父母做引路人。若顺应了“三十而立”的规律,人生就顺溜了。

心狠一点,逼着儿女在30岁之前,养成以下几个习惯。父母的后半生,才能高枕无忧。

01

深度学习的习惯,提升技能。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建议自己的儿女:“多读书,以后找工作容易,能变成人上人。”

可是到了初中,甚至从五六年级开始,学习成绩就拉开距离了。

一些孩子,每天去上学,但是效果很不理想。

想要学有所成,就要下苦功夫。道理,谁都懂得,但是如何做大呢?

《增广贤文》里说:“池塘积水需防旱,田土深耕足养家。”

但凡我们看到长势喜人的稻田,都是深耕过的稻田。

子女读书,也是如同种地,需要根基牢固。从小就养成深读的习惯,而不是随手翻书。

对于这道问题,是一知半解,并且写对了答案,父母不要认为很厉害,而是逼着孩子,彻底搞懂解题的过程。

一知半解的东西多了,后来就“一问三不知”了。

书法家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习书法,隔一会就突然抽走王献之手里的笔,让他的手上,都是墨水。

为了防备笔被抽走,王献之的手更加用力,久而久之,就有了力透纸背的功底。

把注意力集中到笔端,就下笔如有神了。

读书成功,关键靠“专注力”。精力分散了,要学会什么,也就很难。

书本里的字句,都悟透了,哪能读书不厉害?

02

深耕职业的习惯,扎根行业。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总是找不到工作?不是他文凭不高,不是他专业成绩不好,而是他“心性不定”。

今天去考公务员,明天羡慕工厂里的年薪,后天想起去创业。

觉得小县城不适合,大城市找不到落脚点,外地觉得太孤单。

返回